敲黑板!商標注冊申請中的八大陷阱
本文來自(東莞三多知產編輯整理)
現如今中國商標注冊代理市場魚目混雜,陷阱重重,令商標注冊申請人眼花繚亂,不知可否。
這次我們就來披露一下商標注冊行業的一些黑幕,向商業欺詐宣戰,讓申請注冊商標的廣大用戶明明白白的注冊您想要的商標!
總結了以下目前商標市場上經常出現的商標注冊陷阱,提醒申請人慎重選擇商標代理公司。
商標注冊申請中的八大陷阱!
一、低價陷阱
由于行業競爭激烈,部分商標代理機構為了爭奪客源,打著廉價牌吸引客戶。
商標注冊申請,絕不只是通過商標代理機構遞交申請材料那樣簡單,牽涉到嚴格的商標注冊審查程序,包括商標類別分析、商標近似查詢、風險分析、準備各種申請材料、答復商標局的各種批文等等,是一個專業性要求很高的法律程序。而一些不負責任的商標代理公司,由于人員素質等各方面的原因,他們只是簡單的把申請人的資料提交給國家商標局,他們不為客戶查詢近似商標,不為客戶分析風險,一味的追求商標代理數量,以低價格誘騙申請人申請商標注冊,騙取申請人的代理費,卻不為結果負責,更談不上后期服務。
而實質上是國家商標局每受理一件商標申請必須收取固定的費用,商標代理機構除向國家商標局繳納這筆費用外,本身還需要一定的經營成本,如人員工資、租金、稅收等。如果代理公司一味降低代理費用招攬生意,那么為了維持他們的運轉,只有降低服務質量以減少成本。比如不進行查詢近似商標、不進行風險分析就讓客戶申請注冊,或者明知不可以注冊,為了騙取申請人的代理費,誘導客戶申請注冊。結果可想而知,等過8---9個月的時候該申請被商標局駁回,商標申請人不但損失了費用,而且耽誤了時間,甚至由于包裝印刷、廣告宣傳等浪費大量資源,給申請人的整個運營帶來方向性的錯誤,損失無法估量。
就單件商標注冊申請而言,價格低于1500元/件,存在欺騙的可能性很大,因為除去國家商標局固定收取的800元申請費,很低的代理費不可能維持將近14個月的服務開支(商標從申請到拿到證書大概14個月左右),更談不上拿證后的長期服務。有些不正規的商標代理公司甚至在收過申請人的費用后“跑路路”,不向商標局提交申請材料,從此與客戶玩“捉迷藏”。
所以,商標申請人絕不可以以價格選擇商標代理公司,過低的價格存在很大的欺詐性,大大增加商標注冊申請風險。
二、 “保證100%成功”陷阱
商標申請人找代理機構代理商標注冊申請,代理機構不是核準機構,商標的審查和核準是由國家商標局來決定的。即使是國家商標局在沒有完成繁雜審查過程前也不敢輕易下結論該商標申請行或不行,更何況代理機構呢?
那么在這個審查過程中,商標并非百分之百被核準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幾個:
1)、商標查詢盲區不可避免
從商標查詢盲區上分析,所有的商標代理機構都存在3--6個月的查詢盲區,就是在申請人商標申請之前的3--6個月內其他人申請的商標由于沒有在網上公布,所以查不到這期間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標,所以3--6個月的商標審查盲區就為商標注冊埋下了風險。即使通過商標局審查員查詢商標局內部數據庫,也有1---2個月的查詢盲區(由于還未錄入商標局計算機數據庫,這個盲區無法避免)。因此,商標查詢盲區無法避免,就存在相同或者近似商標的可能,所以說商標注冊就不能保證100%成功。
2)、商標審查標準受多方面影響
商標的實質審查,主要看申請的商標是否與《商標法》的有關規定沖突、是否具有商標的顯著性、是否與他人在先申請注冊的商標相同或近似。只有符合相關審查標準的商標才會予以注冊并公告。但是商標局的商標審查標準也是受多方因素影響的。
1隨著社會的發展變化,商標審查標準也不斷的被修改。2001年商標法修訂之后,許多原本不加限制的名稱,都禁止注冊商標,如“中南海”、“中華”、“北京”等。
2商標審查帶有一定程度的主觀性。商標局為了加快審查進度,不斷招聘和更換商標審查員,而各個審查員的從業資歷、專業素質不同,其認識和判斷能力不可能完全一致,勢必導致某些商標這個審查員認為可以核準通過,另外的審查員卻認為應予駁回,正所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在申請商標與別人在先申請的商標是否近似出現認識差距的時候,商標局對待有些商標是按照從嚴原則審查的,即很多商標,在某種程度上可以注冊,卻因為從嚴原則而被駁回,申請人在進行復審后才有可能通過。
3商標局為了解決積壓,加快審查進度,審查員在工作中往往也會出現一些失誤,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會影響商標審查質量,導致一些應該能夠審核通過的商標被駁回,應該駁回的商標卻審核通過。
3)、商標注冊程序繁瑣
商標的注冊流程需要經過申請人申請、代理機構申報、商標局形式審查和實質審查、商標初審公告等多道關口,符合核準注冊條件的才予以注冊公告。就像律師代理官司一樣,沒有哪個律師能保證自己代理的案件,法官一定能判贏。所以對于一些不正規的商標代理機構承諾百分百保證注冊成功,這就是明顯的“忽悠”甚至是欺騙了。
由此可見,從商標的審查標準和商標申請注冊的流程來看,“保證商標申請百分之百成功”之說顯然缺乏依據,是一些不正規的代理機構“忽悠”客戶、招攬業務的手段,切不可輕信。選擇正規、專業的商標代理機構,能做到的是權力用盡,把商標注冊的風險降到最低,切實維護商標申請人的合法權益。
三、 “快速拿證”陷阱
商標注冊申請人希望盡快商標注冊成功,拿到注冊證,這個可以理解。但是就目前我國商標審查進度而言,從申請到下發注冊證,最快也得12個月。而有些商標代理公司向申請人承諾幾個月至半年就拿到注冊證,這完全是自欺欺人,實現不了的。
只需稍加分析商標注冊流程,我們就可以知道為什么需要12個月以上才可以拿到商標注冊證了。
首先,商標代理機構接受申請人的委托,把申請材料遞交給國家商標局,然后國家商標局對提交的申請材料進行形式審查,審查的內容包括提交的材料是否齊全,費用是否繳納等基本事項。經形式審查、登記后,符合要求的申請材料商標局會把商標申請材料錄入商標局的內部審查系統(計算機數據庫),這需要大約1---2個月的時間(這也是商標局內部的查詢盲區)。錄入數據庫后,商標局會下發商標申請受理通知書,通知申請人該商標已經受理,等待審核。因此商標申請受理通知書下發的時間大概是自提交申請后2---4個月。最后商標局會把商標申請材料按照申請類別分別分到各個審查處,審查處再分發給各個審查員,審查員按照先后順序進行商標實質審查。實際上真正商標實質審查的時間很短暫,商標申請大部分時間是用在了排對等候審查上。商標申請材料經排版編輯后大概在第6—7個月的時候,該商標的申請信息會在中國商標局的外部官方網站上公布,這6—7個月也就是商標代理機構的查詢盲區。在8---9個月之后,經過審查員的實質審查,認為該申請商標符合商標法的規定,也沒有他人的在先商標與之沖突,可以予以審核通過,于是報請審查處長,開始網上初步審定公告,公告期限3個月(這是商標法規定的時間),同時出版紙質公告。若經過3個月的初審公告,商標局沒有收到異議材料,則初審公告期結束商標局下發注冊公告,同時制作商標注冊證,這時已經經過了12個月。等到商標局制作完成商標注冊證,已經是第13個月了,再郵寄給代理公司,代理公司再通知申請人,大約已經是第14個月了。所以說商標注冊證下來基本上都在12個月以上。這是商標注冊申請審查很順利的情況下所需要的時間,如果在審查過程中,出現其他問題,讓申請人或者代理公司答辯、補充各種材料,那么就會延長拿證時間。如果在3個月的初步審定公告期內,被其他人提出異議,那么商標注冊流程轉入另外一個程序中,拿證的時間就會不確定,有可能2---3年,甚至于更長。
所以說,有些商標代理公司承諾幾個月到半年拿證,完全就是自欺欺人,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行為。背后反映的是一種服務態度,是職業道德問題,是招攬生意的虛假伎倆。
四、 “連環繳費”陷阱
有些商標代理公司,為了拉攏申請人在他們那里注冊商標,以低價吸引申請人,等申請人交完費用后,過一段時間又通知申請人再繳費,理由是隨著商標注冊申請的進行,需要繳納另外的費用,諸如登記費、網上公布費、實質審查費、公告費、工本費、印花稅等。這時候申請人已經無選擇余地了,后悔晚矣。而這樣的連環繳費往往會不斷的持續下去,讓申請人大呼上當。
五、恐嚇陷阱
例如:
“我是國家商標局下屬的中國商標監測中心,我們監測到你們的商標還沒有注冊,速帶著你們的營業執照到XXXX來注冊商標!”
“我是XXX省工商局下屬的商標監測機構,我們監測到你們的商標還沒有注冊,讓你們的負責人帶著營業執照到XXXX注冊商標,否則后果自負!”
……..
以上是某些商標代理公司為了招攬業務利用申請人對商標法不了解的原因,采用類似恐嚇的方式誘騙申請人去他們那里注冊商標。近幾年這種方式連續不斷出現,給商標代理行業帶來及其惡劣的影響。
事實上,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深入,政府早就不再干預企業的運營管理,商標注冊完全采用企業自愿原則(煙草行業除外),不存在政府要求企業或個人必須注冊商標的事情。這一點在法律上早已確定(煙草管理條例目前還要求卷煙必須注冊商標)。
商標申請人一旦接到上述電話,一般比較恐慌,急忙去指定的地點申請注冊商標,而這些商標代理機構卻趁機漫天要價,申請人只有“任其宰割”。
接到這樣的電話,可以多問幾家商標代理機構,比如三多知產就會很耐心的幫您解決問題,那這樣的騙局很快就會被揭穿的,或者也可以直接向北京國家商標局或者當地的工商局投訴,讓這些騙子公司無藏身之處。
六、“公告展示費”陷阱
商標注冊流程中,有一個步驟是“初步審定公告3個月”及“注冊公告”,就是商標局在實質審核商標申請后,認為該商標沒有駁回的理由,可以注冊,那么就會在網上公告展示,展示期3個月,讓社會上其他的人監視,對注冊該商標是否有異議。同時出版紙質商標公告。初步審定公告結束,沒有收到異議材料,就會商標注冊公告,表示商標注冊成功。這兩個公告完全是免費的,是商標法規定的必須履行的程序。而有些騙子公司冒充國家商標管理機構,利用申請人不懂商標法的原因,向申請人郵寄紙質商標公告,并收取高昂的公告費。更有甚者,有些商標代理公司欺騙他們自己的客戶,說是商標申請成功,準備公告,要申請人繳納公告費。
七、“商標異議”陷阱
這種現象在極少數缺乏職業道德的商標代理公司中出現,并呈現逐步擴大趨勢。
商標局實質審核商標申請后,認為可以注冊,那么就會在網上初步審定公告,公告期3個月,讓社會上的其他人對該商標進行監督,提出異議。有些缺乏職業道德的商標代理公司,為了維持生計,再從申請人身上撈到最后一層油,暗中指使“槍手”向該商標提出異議申請。于是該商標注冊申請被迫轉入另外一個商標審查程序,該商標代理機構乘機向商標申請人收取高昂的商標異議答辯費。商標申請人若是不同意繳納答辯費,商標面臨注冊失敗的危險,若是向商標代理機構繳納費用,卻正中該公司的圈套。
八、商標、版權“雙簧”表演陷阱
在商標申請人和商標代理機構簽訂完合同,商標申請材料提交到北京商標總局以后,某一天商標申請人會突然接到一個陌生人的電話,說是他想注冊和你申請的同樣名字的商標,結果查詢到已經被你注冊了,他就要求你把申請的商標轉讓給他,否則,他就和你法庭上見,告您侵權,讓您賠償他們幾百萬元(恐嚇的語氣)。或者說,他去申請版權保護,版權證很快就下來,到時候起訴你的商標侵犯了他的版權,你的商標也會無效掉。
商標申請人接到這樣的電話,很自然的就和之前的商標代理人聯系,詢問到底怎么回事?
商標代理人的表演正式開始。
您的商標注冊代理人會告訴您你申請的商標的確侵犯了那個人的在先權力,為了保住你的商標權,要求您盡快申請版權保護,防止那個人申請版權把你的商標無效掉;并且說,那個人一旦申請版權,你就變得非常被動,不但您的商標權保不住,而且還要賠償人家的損失。這個時候你的商標代理人一般表現的很著急,一再要求你盡快繳費申請版權,否則可能會給您帶來無法估量的損失。當然,版權申請費也是高的驚人(有的要價甚至好幾萬)。
由于商標注冊申請人不懂得商標法,不懂得商標和版權的關系,再加上你的代理人急促和帶恐嚇的催促,商標申請人往往就稀里糊涂的把高昂的版權登記費交給了代理人。至此,雙簧表演正式結束,騙子成功。
其實,這是騙子們表演的雙簧。之前那個給您聯系、恐嚇您的陌生人,是你的代理人找的槍手,他們串通好合伙恐嚇、誘騙您。一個恐嚇,一個誘騙,雙簧表演“天衣無縫”。
遇到這種情況,申請人只要冷靜下來好好想想,還是很容易識破他們的騙術的。“那個陌生人怎么會知道我的私人聯系方式?”“我的代理人急促的催促我交錢,真的是為我著急嗎?”………在交涉過程中騙子自覺不自覺的會流露出破綻,只要靜下心來想想,還是可以避免上當受騙的。
所以說找一家靠譜的商標注冊代理公司就特別重要!而東莞市三多知識產權服務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是一家經過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局、國家知識產權指定的專利、商標代理機構。致力于提供商標、專利、著作權商業秘密注冊、申請、保護、糾紛法律服務的專業知識產權代理機構。公司擁有一批經驗豐富的商標、專利代理人,在知識產權理論和實務方面為國內外眾多企業和個人提供了優質高效的服務。
相關閱讀:優秀企業家都選擇買商標,原因就在于……